第423章 抵达陵川(3 / 3)
招,看你俩谁能祸害谁!”
吴良心中一喜,忙拱手道:“将军但有所命,罪民必当殚精竭虑以供驱策,万死不辞!”
吴良这家伙真特么毒,他把匪寇名单列得非常详细,包括每人为何落草、落草后又犯下哪些恶行,都注得清清楚楚。
意思是说:这些标注的人,个个手上沾满了鲜血,且有一定的身手,是最好的炮灰。
这一点倒是正合高世德心意,攻城战哪能不死人,肯定先消耗这一批。
这次虽然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捷报依然要发往晋城,毕竟这也是一份功劳!
童贯很快就收到了消息,乐得合不拢嘴。
之前高世德建议把周家打造成响应朝廷的标杆,童贯深以为然,用不了几天,御笔就会送达。
毕竟能省钱,赵佶肯定屁颠屁颠地挥毫泼墨。
......
翌日傍晚,大军抵达陵川县附近,高世德端坐于马上,遥望县城方向。
只见城墙上各色将旗在风中舒卷,隐约可以看到人头攒动。
将士们今天赶路五十余里,如今已是人困马乏。
高世德下令,命侯明华控制县城周边的交通要道,完成战术包围,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
又命大军在场外五里处安营扎寨。
五里距离,大军营寨的规模、炊烟、旌旗,都能被城头守军清晰地看到。
这是一种持续的心理威慑,能给守军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鲁智深驱马上前,“高衙内,要不咱们趁天黑之前把这座城池打下来?晚上在城内摆庆功宴,不比在这里舒服?”
高世德看向神采奕奕的大和尚,颇为无语:“陵川的城墙虽然不如晋城那般高大,但最起码也是城墙好吧。”
“你再瞧瞧你的马,都吐沫子了!”
军中并非人人都有马,马都吐沫子了,人得累成啥样?
当然,鲁智深的马吐沫子也是特殊现象,毕竟大和尚太壮了。
鲁智深搓了搓光头,“那便明日再说,且让城里那群贼厮再多快活一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