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琅琊先生,岁末腊祭(2 / 3)

是天才。

“好好好……后继有人了!”郑安期捋着胡子嘿嘿直笑,看着默契无间的两人,他的眼睛眯了起来,不知想着什么。

接下来数日,刘川为坐堂大夫,一手“悬丝诊脉”奇术迅速流传出去。

伴随着奇术流传的是刘川的名言。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现代人生长于信息大爆炸时代,见过各种名人包装,各种出彩的人设,随便用一套出来,都对这个时代形成降维打击。

稷门西侧民宅。

宅门高耸,朱门大开。

富贵之家显得有些冷清,门房靠着柱子直打瞌睡。

大殿空旷,供奉一尊赤眉神灵。

神灵呈老者之象,长须过胸,腰间悬挂着葫芦,此乃医术之神“岐伯”。

神像下方盘坐着一名打扮与岐伯有七八分相似的老者。

老者自号岐翁,自称岐伯后人,乃是附近有名的神医,不知有多少达官贵人倾家荡产只为见岐翁一面。

普通人更是想都别想。

如今这一切改变了。

岐翁面色铁青,面前跪着五名弟子。

“你是说人都跑到悬壶医馆了?布衣黔首杂居之地,竟有贵人愿意登门。”

一年前,岐翁听闻悬壶医馆,心里一直没有当回事。

医道乃是高深之学,岐伯殿来往无一不是贵人。

而一介乡下庸医,还是把行医做成摆摊贩货生意的乡下人,在他眼里不值一提,翻不起什么风浪。

他直到现在才反应过来对方用心之险恶。

贵人与黔首虽有阶级之分,但都是两胳膊两眼睛,生的病是一样的。

一边是门槛极高,倾家荡产才能接触到的岐伯;另一边是大开方便之门,谁都能进的悬壶医馆。更何况悬壶医馆有数百治愈案例,傻子都知道选谁。

见弟子没说话,岐翁喝道:

“回答我!”

大弟子颤颤巍巍道:“回师父,悬壶医馆出了一名悬丝诊病的“琅琊先生”,如今人都跑到那边去了。(注,“先生”在战国时代便是对德高望重者的敬称。)”

岐翁听完弟子的详细解释,表面不动声色,内心掀起惊涛骇浪,此人的医技如此高超,竟能隔着丝线诊断卖相。

“不行,一定要解决此人。否则稷下学宫的岁末腊祭将无我一席之地。”

岁末腊祭是稷下学宫开放之日,届时将邀请各领域翘楚前往赴宴,若是讨得大祭酒青睐,或许能获得“博士”之号。

岐翁养望多年,便是为了这一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