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今夕复何夕,金丹驻朱颜(2 / 3)

刘邦打了个哈哈,岔开话题道:“我还要考虑考虑……”

刘邦的确起了换太子之意,一方面是戚夫人吹风,另一方面亦是对太子能力不满意。

过数日,刘邦召开宴会。

宴会之上,太子刘盈已不是当年的小孩,风度翩翩,俊逸潇洒,不似其父刘邦。

太子身侧站着四个老头,刘邦惊以为异,连问张良是谁。

“此乃商山四皓。”

“原来长这般模样。我百般邀请而不来,如今投靠了太子……鸿鹄高飞,羽翼已就啊。”

刘邦释然一笑,换太子之事不再提起。

商山四皓是当年无涯观的弟子,道家元老,他们的出山象征着许多事。

……

汉十二年。

这一年,刘川四十八岁,符宝四十三岁。

两人从当年一大一小,再到如今年龄接近,不过是岁月而已。

中原古道,斜阳草树。

道旁庄稼茂盛,农人自得其乐,村落鸡犬之声相闻。

安静祥和,马车缓行,车上,一留着长须的中年文士透过车窗看着太平的一切。

“师父当年梦寐以求的太平终于到了,你如今又在何处呢?”

十年未见,张良记忆中的模样渐渐变得有些模糊。

当年风华正茂的张良,近日渐渐感觉无力,忍不住对当年求仙问道之事产生好奇。

“师父啊,弟子当初还是太过肤浅,成仙法也给我一份吧。”

功成名就,不老长春。

若是二者兼得,当真是极乐无穷。

被朝堂阴谋诡计搅得心烦意乱的张良,终于还是踏上求仙问道之路。

年少时不屑一顾之物,到老求知若渴。

张良不得不感叹:“当真是岁月不饶人,曾经的师父是不是也改变了呢?”

马车一路顺着人们口口相传的传说之地而去。

师父师母喜欢悬壶济世,张良按照这个线索,专门寻找有医者出没之地。

行路良久,碰见一群汉军,汉军拱卫中间车舆,上面纹路是汉家龙纹。

张良好奇探头。

“留侯!”

有人认出了他。

车队停下,两个二十多岁的男女跳下马车。

两人身后跟着一名八岁男孩,牵着三岁男孩。

“许负,熊钺?”

”子房兄,好久不见。”

得见故人,张良面露喜色,看到旁边的八岁男孩,又好奇道:

“四皇子,你怎会在此?”

八岁男孩是刘邦第四子刘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