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铁嘴神断(2 / 4)

井没多久,尚未冻实,而且水分不小,关键是错车而过的工夫都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臭鸡蛋味,这已经算是相当明显的预兆了。

带水汽,说明有渗水透水,至少煤层水分超标。

带臭鸡蛋味,不是要发生透水事故,就是有瓦斯溢出。

他们这些矿工常年干这个工作,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这么点迹象,根本不会当回事。

但我们是局外人,看得更清楚。

前两年国家调控,煤价一路暴跌,大小煤矿倒闭了不知多少,去年秋天煤价开始上扬,这些土煤窑又全都复活了,煤老板为了弥补前两年的亏空,恨不得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开采,这眼瞅就要过年了还不停工,就足以证明我所言不虚。

这么不要命的开采,本来就容易出事,忙于赶工又肯定会忽视安全生产,如今再有了事故的预兆,如果仍旧不停的开采下去,估计用不上半年就得出大事。

没错,我这条谶语,完全是凭各种迹象臆测得来的。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谶语都是这么来的,刀谶术得到的真正谶语,几乎不会写到招牌上。

如果你问我,万一我估计的不准怎么办,那我只能说,大不了刀钱不要了呗。

可一旦被我猜中了,刀钱我就能翻几翻的挣。

最关键的是,如果能凭这条谶语散出去风声,让矿工们警惕起来,远离祸事,让煤矿老板良心发现,停工整改的话,我这些刀钱,全都不要了又如何!

有了青年矿工这单开门红,我的摊位前很快就围上来一群人,把旁边的摊位的客人都吸引过来了,众人你挑我捡,议论纷纷,说啥的都有,我径自往车斗上一坐,听之任之。

不出一个小时,我摊子上的刀,出掉了将近一半,买的少,赊的多。

碰上那些明显跟矿工不沾边的,又一次性想要赊个七八把刀具的,杨树干脆就两手一摊:“您这单买卖,我们做不了,小本生意存货不多,急着回本,您多包涵。”

就算那人骂骂咧咧,我们笑着送走也就是了。

总不能平白让人占去太多便宜,即使只是普通的刀具,不也是我一把把打出来的么。

但让我有点闹心的是,做了这么多单生意,却并没有发现我想要找的线索,眼瞅着这次带来的刀具将要卖空了还不见线索,我不由有点动摇了,莫非我猜错了?

可我正琢磨呢,摊前一个老太太沙哑的嗓音吸引了我。

“小伙子,这镰刀能不能赊我一把。”

杨树笑嘻嘻的说:“镰刀只卖十块,您老不如买一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