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超能力(1 / 6)
西川的省会城市—锦城,自古就有“银杏少城”之称,数朝帝王,都有手植银杏留于后世的传统。锦城外,向北十五里,有一座白马寺,寺庙里的九子银杏树已经长成参天之势,蔚然大观。九棵同根的银杏树自明代开始就纠缠在一起,像在昭示人间的分合与别离。
锦溪之水从白马寺背后而来。锦溪是一条河的名字,它的源头在唐古拉山山脉。流经白马寺后的锦溪,河水里也带着片片银杏叶。锦溪流入锦城,自西而东,锦城的人围着锦溪修建了锦溪公园,自古以来这里文人墨客荟萃。沿着锦溪公园向南走,经过滨江路,依然是层层银杏列道两旁。
银杏黄时,秋意正盛!
霍敏坐在副驾座位上,抓起相机,不停拍摄。他言语不多,只是细细品味这锦城的风光。“土包子,锦城最美的,不是白天,是晚上!”陆晨一边开车,一边奚落霍敏。陆晨是锦城本地人,和大多数锦城人一样,陆晨也从来没有“本地人”
的优越感。这种风气,也使得锦城成为有名的包容城市,各地来西川省的人才,都能在锦城找到归属感。
他这样说,不过是因为自己最喜欢拆霍敏的台。霍敏是西川省三江市人,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才来到锦城。他们二人同时被招录进了单位,来自不同的院校,由于年纪相仿,也最聊得来,陆晨家住得远,于是和霍敏在单位附近合租了房子,两个男青年上下班一道,形影不离。
在招录进国安局之前,霍敏根本就没有听说过这个部门的名字。国安局作为中国最神秘的部门,它无人知晓,却又无处不在,它默默保卫国家,被称为“国之利刃”。
每到毕业季,青春焕发的毕业生涌向各种大企业的招聘会,国安局则隐于暗处,静静观察,物色人才。一经选定,将会执行严格的招录流程,没有过人之处,是不可能招录进这个神秘部门。
霍敏是毕业于西川邻省的中州政法大学,这所大学的法律很有名,出了不少杰出校友,近年来势头正劲的辩护大师徐正义,也是毕业于此。霍敏在学校里,倒没有太多法律理想,他的人生规划早早就已经定好,他的父母,经营着一家颇成规模的超市,父母希望他毕业能考个公务员,从此旱涝保收,不用大起大落,实在要是考不上,也没关系,大不了回家接手父亲的超市生意,过点安稳日子。所以对于他来说,大学大学,就是大概地学一学。他被招录进国安局,根本就是一场意外,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在经受了保密教育和各种特种作战训练之后,霍敏和一众青年精英一起,正式成为国安局的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