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线索(3 / 4)

川能源科研协会会长,还是本次商务代表团团长,他带队谈的这个项目,是西川省委关注的大事。林寿龙喝了两杯茶,蒋建岳终于现身了。

“寿龙,我来迟了,抱歉。”

林寿龙起身相迎:“蒋先生,是我抱歉,我没来赴宴。”

“蒋先生”这个称谓极其有讲究,只有蒋建岳的小圈子,才可能这样称呼,外人只能称“蒋会长”,或者“蒋教授”。

蒋建岳一挥手,示意林寿龙坐下。蒋建岳挥手撇开下属,自己泡起功夫茶来,他二人隔着一个小小的红木茶桌,气氛像是闲话家常的老朋友,二人相识已久,都已经年过半百,林寿龙更要显得苍老些,抛开这几日谈判的背景不说,若是二人在锦城寻常茶铺一坐,谁能想到这二人,是偌大西川省能源科研圈子里举足轻重的人物。

“三叶株式的条件你怎么看?”蒋建岳递给林寿龙一杯茶,率先开口。

“我的态度已经很明确。我们虽然在能量‘压缩’环节遇到了掣肘,但在能量‘回收’环节,我们比三叶株式强太多,他是在打我们的主意。”林寿龙道。日本人坐地起价,拒绝了租出压缩设备的条款,改为要求入股这个项目,成为投资人,林寿龙当时在谈判桌上就差骂娘了。

蒋建岳轻轻一笑,林寿龙还是老脾气,有些老学究的气质啊。他看着面前的茶盘,说道:“这做事啊,就像喝茶一样,茶道茶道,既然是‘道’,就说明它循着一定的规律。有的茶叶啊,要慢慢冲泡,有的茶叶呢,不宜用太烫的水,有的茶还需要冷泉水……凡事都有变化和应变的方法。”

这话说得就玄了。林寿龙琢磨了一下,说道:“日本人现在知道我的全部底牌,谈下去,我们讨不了好,我不知道该怎么应变。”

蒋建岳忽然转口问道:“寿龙,我们认识多少年了?”

“很多年了,这些年,多亏你的帮助,我们林家才有今天。”

“不,我得多谢你支持工作,科研是一条孤独的道路,如果没有你的实业支撑,我的很多想法,也无法变为现实。”

“对,你的为人、你的学问,我是佩服的。”林寿龙赞道。

“我图的什么?我图的,是我们辛苦一辈子的研究,能出成果!能带动整个西川,乃至中国的能源结构进步。”

林寿龙胸中一股热血涌上,仿佛回到当年和蒋建岳携手共进的日子,他称呼也改了,说道:“老蒋,放心,我不会接受日本人的条件,我一定把‘蔚蓝一号’给你做出成果!”

蒋建岳眉毛一抬:“不。”他盯着林寿龙,眼睛里放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