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玉骨镜棺(9 / 15)

轻车熟路地摸进了龚朝阳的家里。这个主意是老揣出的。他说小龚同志既然是做考古研究的,那家里一定有工具,再怎么样总比我们在外头瞎转悠强。我们都觉得这个提议有道理,也没多想,扛着藏有干尸的毡毯,一头扎进了龚朝阳同志的破瓦房。在shirley杨的指点下,清空了龚朝阳的工作间,用塑料布和窗帘搭建了一个临时工作间。最值得高兴的是,从龚朝阳的床铺底下找到了一台保存完好的海鸥牌相机。

“找不到镊子,要不用筷子凑合一下吧。”我翻箱倒柜地按shirley杨列的工具单到处搜刮可用的代替品。“剪刀和放大镜都有,酒精灯见底了,还剩半瓶白酒你看管用吗?”

shirley杨脸都白了,她看着满桌子简陋得近乎可笑的生活物件,无奈地指着纸笔说:“来两个人,一个打下手,一个负责记录”

胖子面露惧意:“干什么都行,就是别让我搬豆腐块。不信你问问老胡,在部队那会儿老子最烦的就是默写和背诵。你前脚说完,我后脚就忘了。”

“王司令此言不虚。文书这份活儿还是我来干吧。”我用白酒认认真真地洗了两遍手,戴上白纱口罩,钻进了工作间。老揣十分积极地在一旁为我们传递工具。

胖子隔着塑料布看了一会儿,忽然就笑了。我批评他不够严肃,如此神圣紧张的时候随便开小差。胖子憋着笑意说:“不能怪我,你们现在这模样跟食堂大师傅发面似的,就差在边上支个蒸笼包。”

我懒得搭理他,继续将注意力放回面前的千年干尸身上。因为长时间接触空气,包裹在粽子外围的布条已经开始泛黄,边缘处出现了大量褶皱。

shirley杨按住尸体的颈部上下摸索,很快就找到了结扣的位置。她叮嘱我们说:“速度要快,没有裹衣的保护,尸体很容易受到空气中的细菌腐蚀。”

“要全部褪下来?”

“这是经过加密的双面文,两边要比对交叉,否则和乱码没有区别,更别提从中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她说着便不再发出任何声响,全神贯注地开始剖解粽子身上的外衣。

克驽多将军身上穿的这种布条状寿衣又被叫作长乐衣,除了有防腐作用之外,更有长乐无穷的寓意,是悲者对死者往生的美好祝愿。布条越细越长越发衬托死者的地位,属于古代沙漠地区特有的丧俗。shirley杨解开盘扣结,双手托住布条一头慢慢地拨笋寻丁。我深知这项工程烦琐复杂,握笔的手指居然微微颤抖起来。随着半指宽的长乐衣逐渐松散,克驽多大将军的真容慢慢地浮现在众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