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3 / 5)
了一点,那就是除了钱之外,他们对于其他数字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所以需要用这种类比去帮助他们建立起想象空间。而相对而言,反倒是李世民、李靖、房玄龄这样带过兵以及负责过战争后勤保障的人要对此熟悉很多,因为他们要时刻计算军需。
果然,听到是三十个长安之后,朝臣们的议论声更加大了。
萧瑀更是痛心疾首:“炀帝,败家子耳!”
丝毫不顾隋炀帝是他的姐夫。
周自衡:“三千万人,当然并不是全部由战乱导致的,诸位都是身经百战之人,想必对战损也很清楚。这三千万人应该有很大一部分是百姓们为了逃避战乱,躲入山林所致。
“但是!
“在下必须要提醒一下诸位,不管是死亡还是逃入山林,最重要的是,现在对朝廷贡献赋税的,也就只有这两百多万户了!”
甚至这里还要除去一小部分免赋税的世家权贵士族们。
封德彝看向他,眼神讥讽:“周补阙所说的和我们刚才所议又有何关联?”
“自然有关联。”周自衡道:“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口!没有人口,就没有人种地产粮,没有人口就收不上赋税,朝廷也就没钱。朝廷没钱,那诸位的薪俸从何而来?军费支出从何而来?何以威慑天下?
“而,既然人口最重要,那治理一个国家要以人为本,岂不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他思路清晰,声音清朗,在殿中回荡。
很多人陷入到了思考中,就连原本反对他的人一时之间也找不到话语来反驳,这角度实在是太刁钻了!
大家都不是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了,钱有多重要都清楚得很。
长孙无忌紧盯着他:“周补阙口口声声要以人为本,但却一直在提如何压榨百姓,收取赋税,岂不是可笑?”
周自衡想也不想:“物极必反,水满则溢,凡事要有度。假如一个国家完全不收取赋税,那肯定很快就会崩散。而假如一个国家收取过重的赋税,让百姓感觉生存不下去了,那这个国家也会很快就崩散。
“收取适度的赋税并不是在压榨百姓,而是为了维持朝廷的运行,只要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就没有任何问题。强大军事是为了让百姓免收外敌以及匪贼们的侵袭;而投入到国家基础建设,譬如道路、漕运、河渠等,是为了百姓出行和生活更加便利;投入到医疗、教育更是为了让百姓们身体更加健康,以及生活得更安乐。”
“赋税和百姓安居乐业并不是冲突的,重赋税才是。”
说完之后,周自衡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