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节(2 / 5)
然升级,又折腾了一大批金额,心里的重担都消散了大半,睡得十分香甜。
“明日要早起。”周自衡叹道,心如死灰的拉起了被子。
徐清麦嘿嘿嘿的笑:“我不用。”
明日是十月初一,朔日,在京的七品以上的官员都需要去参加朔望朝参,徐清麦的太医博士为九品,不在范围之内,所以她可以晚点起。
十月初一,太极宫。
李渊不将太极宫让出来,平时的朝会都在东宫举行,但是朔望朝参的规模比较大,参加的官员太多了,东宫坐不下。于是,李渊便也很“大度”的表示,这两日,大家也可以移步太极宫。
周自衡站在七品官员的队伍里,面容肃整,在监察御史的带领下来到自己的位置上,文左武右,不同颜色的官服聚集在一起,看上去十分规整。
在大殿的左右两侧,珠帘之后有乐班跪坐着,演奏丝竹之乐。巨大的香炉里青烟袅袅,更有几分仙乐飘飘的意境。文武百官们的东北方站有奉礼两位,南方有赞者二人。
待到李世民就位之后,大殿内的氛围更肃穆了。
周自衡眼观鼻,鼻观心,在奉礼与赞者的带领下拜了又起,然后又复拜。反正跟着大家一起做,准没错。他听闻朔望朝参的规矩还算是少的,到了重要节日的大朝会之时,还得跳舞,跳不好还会被训斥。
周自衡不得不琢磨着得去乐坊请个礼仪教师来教他和徐清麦跳跳舞……
正想着,一整套朝拜的动作终于做完了,可以落座了。
当然,没有椅子,跪坐。坐久了腿脚并不是很舒适,好在他已经适应了,肩膀端正,腰背挺直,看上去仪态不俗。
朔望朝参有特定的内容流程。上半部分主要是宣读一些敕旨,周自衡理解为政策解读。比如李世民就再三强调自己颁布的纳谏令,让百官勇于纳谏。
他真心实意的:“正主任用邪臣,那就治理不好国家。而正臣侍奉邪主,同样如此。只有正主与正臣相得益彰,才能如鱼得水,天下才能太平。我虽然不是什么贤明的君主,但也愿意听取建议。还望大家要直言进谏,匡正和补救我的过错。”
于是,在第二个部分,也就是百官们参奏的部分,谏言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周自衡听了之后都觉得李世民的确是有容人之量。
在学生时期学历史的时候,听到这一章只觉得理所当然。一个人犯了错被指出来然后虚心接受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有什么好吹嘘的呢?但是当他真正步入社会,甚至自己做过企业管理之后,周自衡就明白了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