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3 / 4)

,回来时平白无故落了水,掉进河中,所幸命大,被路过的船搭救,将我与娘子送回荀家。”

林长善早已得知荀舫当年落水之事,他似乎听到里面有隐情,便没有做声,听着荀舫讲了下去。

“春寒料峭的天气,我与娘子落水之后,除去车马翻到摔伤,身着一身湿衫无人理会,还受凉重病不起。翌日一早,我与娘子便在昏沉中,被拖到了正堂。在族长三叔公的主持下,称我并非阿爹亲生骨肉,是来历不明的野种。当场将我逐出族,赶出荀家。我与娘子身无长物,拖着病体,暂时在巧绣坊落脚,养病。”

荀舫满脸的悲痛,他微微仰着头,隐忍而克制地道:“一朝历经大劫,从高处跌落,我确实满怀愤怒,心中抑郁不平。当时老师称我的字画,太过凌厉,便是因着如此。”

林长善还留着当时荀舫的字画,在对比起如今他字画的神采飞扬与洒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不禁频频点头:“人突遭大劫,确实心境难以平复。所幸你能立起来,刻苦读书,有了今日的成就。”

“是啊,我与娘子养好身子之后,慢慢将绣坊的买卖拾掇起来,靠着在书院卖叫卖扇面,日子总算过得越来越好。”

荀舫舒了口气,脸上的郁色一扫而空,变得云淡风轻起来:“往日的恩怨,早已烟消云散了。当时荀大当家去世,我与娘子还去磕头祭拜,被张氏荀柏当场辱骂,也并未放在心上。娘子讲究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恩怨分明。我与娘子看法不同,我以为,当要宽厚大度,荀大当家无论可是我亲生父亲,他终究对我有养育之恩。我并未怪罪过荀家,他们突然找上门来,我也始料未及。”

荀大当家当年去世,荀舫与温屿确实上门去祭拜过,他们被辱骂也一言未发,只神色哀伤磕头。

此事,在明州府还传过好一阵,林长善当时还对荀柏张氏颇为不齿,认为他们做得太过,粗鄙无礼。

对荀家的心思打算,林长善更是一清二楚。只一家一族,家务事掰扯不清。

荀舫如今已经有了大好的前程,被这些小事拖累,着实太不值当。

林长善听荀舫言语间的意思,他似乎早已放下恩怨,暗自松了口气:“你能以德报怨,这是好事。你去与荀家说清楚,让他们别闹腾。你也能安心准备春闱之事。”

荀舫说是,“我正有此打算,去阿娘荀大当年坟前磕个头,告知他们我已经考中秋闱,他们在九泉之下,也能放心了。”

林长善见荀舫孝顺,脸色愈发和蔼,道:“去吧去吧,这时候出城已经来不及了,你先去荀家走一趟,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