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4)
“这个时辰,你歇什么歇。”荀舫起身,走到温屿的榻边,在矮几上一坐,俯身凝视着她:“起来,我们说会话。”
“荀翰林,你有何贵干?”温屿眼皮都没动,很是敷衍地道。
“裕和布庄不在了,以后绣坊的布,绣线,你打算从何处买?”荀舫问道。
锦云布庄成了天子的私产,织布坊织出来的布,肯定主要在皇家供奉,以及榷场与番邦的交易上。
巧绣坊一年也买不了几匹布,几斤绣线,人家压根不在意她这个小客户。
温屿道:“我无所谓,明州府织布坊多得是,哪家有合适的布,我就在哪家买。”
林裕和始终是她心里过不去的一道坎,从他死后,到安葬,她未再提及过他半个字。
荀舫想了下,问道:“你可有考虑过,自己缫丝织布,染布?”
“我不打算做别的买卖,只守着绣坊,维持住现在的规模就好。缫丝织布染布,如果只供绣坊,成本太高,又费时费力。要是往外卖,明州府的布匹竞争激烈,织布并不容易,隔行如隔山,我不打算参与进去。”
尽管两人都没提林裕和,温屿却清楚知道,他已经不在。日子还要继续,她必须考虑到巧绣坊以后的货源。
荀舫沉吟了下,问道:“若是我来管织布坊这些繁琐的事情,不用你操心呢?”
“翰林学士院要在明州府办分院了?”温屿惊讶地道。
“呸。”荀舫笑着骂了句,脸上的笑容一收,难得认真地道:“我并非在与你说笑,是在与你商量。主要是我本钱不够,要温大东家出。”
“不,我不会出钱。赚些吃穿用度的银子已经足够,我对这些买卖并无兴趣,还是金子更让我心动。”
大商户就是大肥羊,她就是做梦,也不敢去梦自己富甲天下。
在任何的朝代,都是纯属找死。
温屿将赚的银子,除去绣坊所需的周转,全部拿去换成了金子。一来占地少,二来金子比银子更能抗风险。
大周始终是靠天吃饭的落后封建朝代,水灾洪灾蝗灾不断。普通百姓家中无节余存粮,随便一丁点风吹草动。都要伤筋动骨。
到时候物价飞涨,金子开采量小,远比银子铜钱稳定。
温屿也没有买很多地,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的大问题。尤其在江南地区,人均耕地只有五六分。且一半都集中在士绅大地主手上。
如果发生战乱,朝廷首先会拿士绅开刀,加征赋税。到时候,这些地反倒成了累赘,一朝之间家破人亡的比比皆是。
除从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