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狗头金(2 / 4)

“眼下列强都争着在东北开商埠,也是看中了东北将成为巨大的粮食产出地,随着东北商埠城市的进一步开放,内外经济联系逐步加强,并呈现出由南向北、由沿海转向内地的趋势。齐齐哈尔也是内地交通枢纽,从瑷珲到哈尔滨,更是一片坦途,又道路交通便利。国外对东北的粮食需求日益旺盛,大量洋商与关内商人必定群集北上参与粮食贸易。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朝廷通货不敷需求,容易造成通货奇缺,难道任凭洋人的银行开遍东北,洋人的纸钞把握经济命脉?”

程德全听到他话中有许多新奇之处,一时消化不来,细细品味着,忽然觉得其中许多经济道理还真那么回事情,“朝廷早就允许各省设立纸币发行机构,奉天去年设立了奉天官银号,获利倒是不小。如果黑龙江真能出现你说的这种变化,那么此时办官银号并不早,还很恰当。发行黑龙江自己的纸钞,遍及各屯垦区,粮食出口果然大涨的话,还真要多谢你这张金口。”

李安生大喜过望,知道对方是被说动了,他又何尝不期待东北粮豆贸易奇迹快点出现呢。

眼下东北的大豆都是供关内,另外出口日本部分,可正是由于1908年日本将大豆转口到英国之后,东北大豆开始享誉国际市场,短短的几年便占领了国际市场的五成以上。

可以预见,随着粮豆国际市场的扩大,刺激国内商人纷纷涌入东北购买土地或承揽官荒,迅速形成一批拥有巨额土地的大规模农业经营者,只要稍微加以引导,这些农垦公司就能采用西式新农具从事垦植,同时兼营商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具备资本主义性质。

同时,粮豆狂潮的掀起,也将东北设置一些农业行政、科研、教育和推广机构,李安生大规模培养农业人才就不会那么累。

只要让大豆、豆油与豆饼这三宝能够迅速的被国际市场认可,东北的开发势头必将掀起一股高潮,李安生此时积累,到时便能有一番用武之地。

“两营步兵800人,加军官与各类辅助兵种,千人有余,每年饷银六万两足够。若是从流民中招募,可以将部分饷银换算为土地,由官府组织开垦,收成官兵、官府、佃户三分。如此,饷银可略省。军队之装备,尽量自产,如马鞍、皮带、被服等,对于那些肯开办此类工厂的给与税收优惠及各项便利,不信没人能看到其中的商机,官商合办也好,干脆商办也好。到时还能做其他新军的生意,况且民间也有需求。军费之重头,还是在于军械,不过,我想程大人定然不介意采用一批日本鬼子的枪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