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墨尔根垦务(3 / 4)
顾自身的前途,肯在漠河那等苦寒偏远之地做事,只为偿还欠人的恩情。又务实勤奋,颇有实干之材,最难能可贵的是,从没有半句民主立宪之类的激进言谈,只顾埋首民生实务。
李莲英当时看到,便决定将狗头金献上时说上几句好话,又将奏折放在了最上头,果然,慈禧喜笑颜开,对李安生颇为赞许。
人老了就是如此,念旧,也喜爱重情义之人。
慈禧在政治上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心狠手辣的独裁者,但同时也是一个感情脆弱、害怕孤独的老女人。
对政敌毒辣,但对心头喜爱之人却恩宠有加,比如李莲英。几十年来,慈禧身边的奴婢换了一茬又一茬,善解人意的,除了安德海就只有李莲英了。
李莲英自己也颇为珍惜慈禧对他的这种老伙伴之情,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许多时候超乎君臣应有的情分,外人看来是拿大,可李莲英自己清楚,慈禧正是看重他这份拿她当老伙伴的情义。
重情义的人才,又不激进,肯务实治政,还能让太后老佛爷舒心,李莲英想不到这样的人才会被埋没,连他都忍不住想说几句好话。
恩,那个不顾前程一心报救命之恩的李二愣啊。
这便是慈禧的评价,要是这李二愣能够继续给老毛子点苦头吃吃,前程定然是远大的,只怕是程德全第二也不定。
这回程德全送来的是几样山货补品,说是李安生培育的,另有个头巨大之玉米、土豆,其中有一尊如观音像一般的土豆,堪称奇物。
更难能可贵的是,漠河今年收成有些委实吓人,程德全自然是不敢虚报欺骗的,他资历浅薄,全靠太后老佛爷给他撑腰,断然不会如此。
程德全亲眼到漠河见识了粮食收获,亲身经历了计量亩产,大抵的数字还是可信的。
“想不到这李二愣居然还懂农事?程德全说他在美利坚兼修农事,曾言国不强则军事无用武之地,能养活这四万万人,便是强国的根基所在。这话说的好啊!哪年都有大小灾祸,粮食总是个大问题。地少人多啊,养不活这么多张嘴。关外倒是能有用武之地,就看李二愣能不能年年如此。”
慈禧有些语气低沉,她并不是关心地少人多与百姓饥寒,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李安生的这句话,连肚子都填不饱,拿什么去强国?
这些年的棉麦之争就是可笑,明明许多地方饿死人,可还有大量的土地用来种棉,而且还是瞎种乱种,棉种劣质倒罢了,还种不好。
要是土地产出的粮食获利也能有棉花这般,那么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