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寸步不让(3 / 4)
官府的粮食补助,这样一来,能够省上不少钱,还能低息得到银行贷款,许多没有积蓄的都愿意选择这个。
无形之中,使得新开垦的土地也增加了不少,倒是意外之喜。
这样一来,虽说做不到绝对公平,总是能够顺利的解决不少问题,将许多的弯弯绕绕直接摧毁掉。
要的是强力手段迅速安定下来,而不是为了励精图治迁就这个迁就那个。
去年快入冬时,土地就一边丈量一边分配,流民也安置下来,迅速的恢复瑷珲与黑河的生产。
姚福升正因为这个,对李安生信心十足,他是个愈挫愈勇之人,频频与俄方反复舌战,甚至亲身前往海兰泡多次,试图据理力争。
海兰泡的古思敏总督对他很是头痛,拿他没有办法,只能百般耍赖。
“安生,你这一路是腥风血雨过来的,我之前还不明白你为何要绕路,现在知道了,这可是立威啊,俄人哪有不顾忌的。”
两人勘察了一圈边界,俄方都是规规矩矩的,不敢越雷池半步,倒是让姚福升感慨不已。
原来李安生这次大张旗鼓北上,顺带着血腥剿匪,让俄方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这个杀神可是个二愣子,完全不讲道理,不按牌理出牌,可得罪不得。
阿莫戈维奇等人丢了脸,下不来台,固然是古思敏愿意看到的,可他不愿意自己也步其后尘,给那李二愣当垫脚石。
说不定,大清太后刚刚封赏了李二愣,将人家的斗志给鼓舞起来,想着能再接再厉呢,难不成我古思敏给你凑上来送功劳?
所以海兰泡很是沉默,最近一次的交涉,李安生虽然因为初次参加没有发表意见,但是俄方一改先前的嚣张气焰,也没有胡搅蛮缠,只是装聋作哑。
“不好办啊,就怕俄方缩进了乌龟壳,我们也拿他们无可奈何。江东六十四屯那数万俄民就在那里,总不见得将他们全变没了?咱们都不是孙猴子,没那么神通广大。”
听着李安生也在叹气,姚福升忍不住开了句玩笑,“就是如来佛也没这个手段啊,弥勒佛倒是有,用布袋一装,可咱们上哪找这布袋去?”
两人相视大笑,这些日子巡查边界的同甘共苦,让一老一少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
其实老毛子耍赖,他们也没有太多的办法,毕竟实力不如人,主动始终在对方手中。
朝廷那边,外务部又以妥协思想为主,要不是袁世凯兼了外务部尚书,力主让李安生北上协助姚福升,有些试试的意思,成就成,不成就不成,不然地话想要收回江东六十四屯困难重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