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东北振兴银行(4 / 4)

一笔。

日俄银行这次手中积存了大笔的现银与英镑,只能硬着头皮尽快将现银出手,应对卢布挤兑。

另外两国银行吐出了大笔的锦瑷铁路债券,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为了应付东三省轰轰烈烈的卢布与日元挤兑,两国银行纷纷强行以更加低的价格进行兑换。

这种拒绝兑换黄金,并且恶意贬值,想要将危机转嫁到中国人头上的行为,激怒了东北人民。

两国货币在东北的贬值行为,使得两国从东北掠夺资源与工业原材料付出了较大的成本。

东北各地纷纷出现抵制俄货与日货的浪潮,并且两国银行信誉大失,出现了银行存款挤兑现象。

大量的东北人带头提取存款,导致各国富商与侨民纷纷跟随。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由于这次站错了队,导致损失惨重,不得不破产清理,被东北振兴银行兼并,从此确立了东北振兴银行在吉林乃至奉天的绝对地位。

沙俄是仅次于英国的对华投资大国,道胜等银行的困境,直接影响到了沙俄资本家们的正常融资,加上抵制俄货,已经开始有沙俄工厂出现倒闭。

道胜等银行只能黯然接受卢布的兑换,并且眼睁睁的看着振兴币在东北大行其道,卢布勉强在中东铁路附属区以及哈尔滨的埠头区流通。

振兴币取代了原先的黑龙江农业银行与工商银行发行的钞票,从表面上看来,李安生是无法掌握振兴银行。

但是实际上,李安生通过各种渠道,牢靠的把握住了股份,使得他仍然在东北振兴银行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又联合了一大批的华商,实在是值得。

李安生琢磨着,是不是下一步就推动东三省币制改革?推动东三省新一轮的兴办实业?(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