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这就是美国小妞(3 / 5)

李平书所能了解到的李安生的履历也就这么多,听到江苏巡抚换成李安生之后,上海当地的绅商们便也开始打听李安生的过去,作为苏州人,他自然希望李安生是个好官,造福家乡。

“李总董是苏州人?”

“回抚台大人,下官正是苏州宝山高桥镇人,小时便到上海当小小学徒,故而也是半个上海人。”

其实李平书无论如何都逃不了这半个上海人,后世的宝山属于上海浦东,故而他的籍贯很难界定。

“苏州好啊,人杰地灵,文化悠久。唐时繁荣程度仅次于长安,白居易所谓‘人稠过扬府,坊闹半长安’,说的便是苏州。明清两朝,皆为经济作为繁盛的中心,富甲天下,风物雄丽为东南冠。”

是啊,李平书小时常为自己身为苏州人而骄傲,可是近代以来苏州逐渐没落,声势远远给上海比了下去。

大清鼎盛前期,苏州所征赋税约440余万两占全国的百分之八,负担分额超过了绝大多数省份,与浙江等几个富裕省份的全省收入相当,可见苏州经济之繁盛。

“只是这洋炮打开了大清的市场之后,内河不及海港,苏州原地踏步,而上海则一日千里。苏州早就没了当年的荣光,省会虽然在苏州,其实经济已然不符其实。我听说抚台大人在关外大刀阔斧,关内富商豪强纷纷到关外投资兴办实业,苏州正需要大人这等人物,可见朝廷英明,正要大人来苏州坐镇,锐意改革。”

李平书这话也是在试探李安生的政治倾向,他当年曾经入幕张之洞麾下,也是见过大世面的。

李安生这几年官当下来,也摸到了些门道,自然闻弦歌而知雅意。

“大清闭关锁国之前苏州手工业占全国之冠,但鸦片战争之后,国势日渐衰落,割地赔款,签订各项辱国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洋货得以侵入而大量倾销对农产品的掠夺,苏州的手工业也受到很大摧残。上海这几年虽然风生水起,但也是以列强的殖民经济为中心,不值得推崇。我坐镇苏州,自然是要大刀阔斧改革一番的。至少在政治上,绅商们无须担心。洋人的倾销与不法竞争,我也会想办法对付。”

李安生大手一挥,勉强挥出了几许王霸之气,他这次是含愤而来,搞事,他就是要搞些事情出来,看清廷如何安排他。

洋鬼子要是敢跳出来,他可不再是先前的那些为了当官而当官的官员,畏洋如虎助长洋人的嚣张气焰,好好的给这些恶狗上些课,好好教训一番才是正理。

李平书内心激荡,没想到这个巡抚大人是个直肠子,不但听到了他所想要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