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狡猾的英国佬(2 / 7)
对手,迟早给送进冰冷的海底。
不过李安生可不在意这些,为了促进飞机的制造水平,他可是绞尽了脑汁。
设计各种先进的飞机不难,只要让胖叮当分析处理一下,就有图纸与技术资料出来,只是飞机的材料与发动机有瓶颈而已。
不过,早期的飞机都是木制的,作为试验型号,暂时还不需要金属合金。
在山西进行的铝土矿勘探正在进行中,李安生打算先将金属铝工业发展起来。
有了梅氏农庄这么一示范,购买飞机的农庄多了十几家,遍布东北各地,后续的订单也不会少。
另外,陆军部也采购了十架,作为军事侦察所用。
随着飞机逐渐的出现在各个领域,熟悉飞机的性能之后,势必还会有更多的要求对飞机提出改进,扩展到各种型号。
目前的飞机制造厂就冯如与他的几个助手,以及十余名学徒,等到最近的这批订单完成,飞机制造厂将迎来又一轮的扩张。
关于李安生提出的飞机发动机的研发,冯如深有同感,他本来就是个机械天才,也愿意首先开发飞机发动机上头,而飞机设计与制造由几名助手完成。
经过接触,李安生才发现冯如果然不是浪得虚名,是个货真价实的机械天才。
这家伙18岁到纽约攻读机器制造专业,没几年时间就声名鹊起,他通晓36种机器,还发明制造出了抽水机和打桩机,他设计制造的无线电收发报机由于性能良好深受用户的欢迎。
冯如毅然从美国回来,加入到江南造船厂的时候,许多美国实业家都为之惋惜,认为美国失去了一名机械天才,一名天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
为了争夺制空权,欧美各国都在积极发展航空事业,他们拼命地网罗航空方面的专业人才,名声大噪的冯如自然成为了他们百般拉拢的对象。
冯如能够接受自己的邀请,毅然回国,实在是为了他的爱国心,想要在祖国施展一番抱负。
李安生也没有让他失望,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条件,飞机制造厂的股份,除了江南造船厂那起决定作用的51%,其余的都归冯如与他的几个助手所有,他半分不要,不想占冯如的便宜。
这是中国的第一家飞机厂,自然要掌控在国家手中,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才能实行民营化。
冯如这段时间从胖叮当提供的许多资料上头得到了不少的启发,不仅是飞机设计,还有航空发动机的研发。
在飞机发展初期,发动机功率低、重量大,建造机体的材料大多是木材和蒙布。为解决升空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