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文莱攻略(3 / 4)

工业停滞不前,无法与德国新兴的戴姆勒汽车公司竞争,那么她将控制戴姆勒汽车公司所必需的原料。

英国的石油控制政策对世界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正变得清晰可见,也对,李安生很佩服英国人的远见,他们可以从美国与俄国得到石油,而德国则只能依靠中东。

如果能够拉拢美国之星石油公司,同时在战时封锁德国的对外贸易,那么,他们将稳操胜券。

鉴于李安生对美国之星石油公司的影响力,朱尔典认为国内应该会同意将燃油锅炉技术交给中国,毕竟德国的燃油锅炉技术并不落后,而且中国同样缺乏石油。

一个本身没有石油资源的中国,即便拥有大型使用燃油锅炉的舰队,对外也不具备侵略性与威胁性。

通过马六甲海峡以及从日本到琉球群岛乃至台湾,很容易的就能切断中国的石油进口。

就凭这一点,中国永远不敢得罪英日同盟。

朱尔典迅速的让人将李安生提供的战舰设计图纸与技术资料通过邮轮发往英国,由英国的造船专家们、战舰设计师们来评估一下,中国人的大胆与激进。

全部使用燃油锅炉,最新的蒸汽轮机,356毫米主炮,150毫米副炮,其余火炮位全部空置,作为将来改造之用,航速要比“金刚”号至少快两节以上,装甲要厚,对炮塔与弹药库的防护要足够,水密舱要使用德国人的设计风格。

天哪,这是一艘怎样的战舰,不伦不类,朱尔典发出兴叹。

与此同时,在与中国毫不相干的文莱,发动了一场蓄谋已久的政变。

文莱王朝的博尔基亚氏王室对文莱数百年的统治被推翻,目前文莱正处于战火之中。

民族独立解放组织正在向整个文莱进军,当然,这个才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弹丸小国也太小了点,忠于苏丹的武装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还手之力,目前负隅顽抗的,是一些外国殖民机构。

文莱从8世纪开始有人定居,在元代史籍中称“渤泥”,明代史籍中称“文莱”,现在的首都斯里巴加湾正是以文莱命名,这可是一个李安生梦寐以求的大港口。

拿下文莱,不仅能够得到一个宝贵的落脚点,而且还能够获得大量宝贵的资源,比如石油与天然气,更为主要的是,文莱就像一个底盘,衬托着整个南沙群岛的南端。

根据1888年9月17日签订的《英国文莱条约》,英国握有苏丹王位继承决定权和外交权,并规定未经英国同意,文莱不得将国土割让给他国。

1906年,又签订补充协定,英国派驻扎官掌管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