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坐看风云起(5 / 6)
眼看着武昌革命军声势越来越浩大,荫昌的号令完全不行,只落得在孝感满头大汗,跳着脚骂人。
奕劻见到北洋军这番作态,知道是老袁在搞鬼,可又毫无办法,于是派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于十月二十一日微服前往河南彰德洹上村拜访他的把兄弟,这两个老狐狸如此这般一番,徐世昌就折返北京,装出一副又丧气又生气的样子对奕劻和满朝亲贵说:“真是不知好歹,他竟提出条件,他说:要我干未尝不可,可是必需得听我意见。我看还是叫荫督帅快赴前线去吧,没有袁世凯不见得就不能打仗。”
奕劻问徐世昌是些什么条件,徐世昌支支吾吾说出了袁的六个条件:
(一)明年召开国会;(二)组织责任内阁;(三)开放党禁;(四)宽容革命党;(五)授以指挥前方军事的全权;(六)保证粮糈的充分供给。
其实武昌起义后全国的形势岌岌可危,奕劻等人已经完全明了局势的严重,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只好用软功来缓和革命力量的膨胀,不敢用高压的流血手段来镇压。
因此在派徐世昌到河南去见袁世凯的同一天,下了一道上谕给各省督抚转谕军民:“从乱者不咎既往,倘搜获名册,亦当立予销毁。”
这个命令一出,连李安生都看不下去,这明摆着是自欺欺人,看样子清廷还真是要立即倒台,还让奕劻等一干昏庸之人掌权,再来十个李安生都是无用。
袁世凯的用意是利用革命党对付清廷,再留着清廷对付革命党,自己有北洋军为本钱,坐收渔人之利。
袁世凯不得不这么做,出于对李安生的防范,他必须要借着这个机会,利用提出的条件把清廷的军事和政治大权都拿过来,要是连这点都无法满足他,那么他乐得自在,笑看风云。
袁克定到了苏州之后,载洵已经早到了,毕竟他的行踪是要保密的,不像人家,专程赶来。
载洵自然是希望能够说动李安生,从而影响程德全,将江苏新军调往江西等地驻防,并且准备进军武汉。
李安生答应的很爽快,江苏新军第十二镇立即调往江西各地驻防,除了九江、南昌与湖口重地,他还准备命令新军掌控萍乡煤矿,中华钢铁公司的一期项目已经完成大半,一号炉已经投用,这个时候可不能断了供应。
另外,李安生已经拍了电报给林虎,让他立即派一个协的兵力,前往安徽的马鞍山等地布防,占据安徽作为险要的地区。
林虎手下的兵力都是嫡系,是东北过来的老兄弟以及南洋来的雇佣军,自然信得过。
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