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两江独立(4 / 5)
。
唯一的路,就是先避过风头,看看有没有缓和的机会。
于是,在奕劻与载沣反复思量之后,清廷正式宣布,解散内阁,准备明年召开国会,授命袁世凯上台组阁。
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最大的让步,直接一步到位,君主立宪,也不想拖什么时间。
这也是在利用袁世凯,袁世凯想要坐稳内阁首辅的位子,就要想方设法依靠朝廷的实力,不然的话,袁世凯拿什么去震慑革命党人,震慑程李系政治集团?
这是将袁世凯放在火上烤,老袁哪里会答应。
现在占了便宜,他日是要还的,贪小便宜吃大亏。
表面上看,他能够继承清廷留下的实力,成为最大的统治集团利益代表,足够使得革命党人跟程李系有所顾忌,大家坐下来谈谈,还能谈出个和平,他作为首相,自然能够权倾天下。
不过,老袁很聪明,他知道这里头不对劲,他完全成为了清廷的工具,将来有反复,他是最为倒霉的一个。
眼下这时局,只要李安生支持他,君主立宪已经无足轻重,民主立宪才是关键,他也想坐一坐那大总统的位子呢。
于是,老袁很聪明的迅速赶到前线,然后聚拢北洋军,要钱要人要权,同时称起病来,老子的腿又出毛病了。
奕劻本来想出了这个好计策,谁知道袁世凯根本就不接招,急的跳脚。
于是,走投无路的清廷只能宣布,先解散内阁,由全国谘议局代表进京召开国会,商讨君主立宪之事。
可是他们的伎俩再次的被揭穿,东北已经在整军备武,似乎有入关的迹象。
之前清廷一路绿灯,不顾日俄的反复威胁,硬是将第二十七镇到第三十镇的编制全部批了下来,同时也跟美国方面签署了协约,进一步准备借款,将东北的军备提升一个层次。
四镇军队已经开始了征募,军官也在不断的到位,美国教官团也已经到了奉天,似乎加紧了成军之路。
如此一来,除去被调入关的曹锟第三镇,东北将会出现九镇军队,骇人听闻。
此刻东北的局势非常微妙,出现了一种宁静与激烈的对峙,似乎在等待时机,一下子爆发出来。
很多人都清楚,东北的局势发展,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在南方帮助程德全举起反旗的李安生。
李安生似乎销声匿迹了一般,不过,他再次出现的地方,已经是在奉天。
李安生到奉天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面见锡良。
这段时间锡良的身体一直不好,忧心于天下大事,忧心朝廷的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