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教会学校(6 / 6)

还大量的出口。

东北的农业机械化也产生了大量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牵动的农用机械与农用车,在这上头,每年需要的石油资源就是海量。

而随着东北经验越来越普及推广到其他省份,对农用机械与农用车的需求将会越来越旺盛。

北海油田是个赚钱的聚宝盆,连袁世凯都知道,这个油田将会带来大量的获利。

当初李安生组建东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时候,许多人都在犹豫,但袁世凯却是二话不说,便凑出了数百万元的资金,投入到了东西伯利亚石油公司。

他不相信别人,却相信李安生,这家伙从来不做赔本的买卖,到现在没有失手过。

果然,北海油田的发现,让举国沸腾,中国终于成为了有油国,而且,一下子就脱贫致富,成为了富油国。

真是造化弄人,两百多年前所谓的满清大帝,居然将这片土地拱手让人,而如今通过武力强行收回,这才知道,这块土地是多么的值钱,底下的资源是多么的富庶。

不仅有石油,还有黄金,就像袁克定所说的,哪怕是在庙街的更北,也无法阻挡大量的人口迁移,他们为了黄金而来。

其实中华民国真的要感谢李安生,感谢中俄战争,感谢《中俄圣彼得堡和约》,是李安生亲手拿回了这块两百多年前就拱手让人的土地。

袁世凯很搞不懂,李安生到底是凭借什么手段,使得沙皇尼古拉二世乖乖听话,居然肯同意这么一个苛刻到几乎难以接受的和约。

不过,这也是李安生的本事,换做其他人,只怕早就葬送了大好形势。

这次老袁只是想要看一看东北在教育上所作的努力,以及一些具体的成效,想要开开眼界罢了。

他的心思还是在北海,在更北的北方,有生之年,能够享受一下获取财富的快感,也是件幸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