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西线僵局(7 / 9)
土政策和大规模的破坏,阻止敌人的追击部队。奥匈军也缩回桑河,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扔下普热米什尔不管,从而结束了波兰西南部战役。
这是一场流血的、针锋相对的博弈;它推迟、分散了俄军进攻西里西亚的准备,但未能阻止这次进攻。11月1日被任命为东线德军所有部队总司令的兴登堡,面临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德国第9集团军对俄国第5、第4、第9集团军。奥匈军已被粉碎;北部的俄军再次越过防御薄弱的东普鲁士边境。
拥有战争必需的工业和矿产的富饶的西里西亚再次处于危险之中;德方开始疏散和拆除工作。
但是德国人又一次乞灵于他们以铁路为依托的战略机动力,发动了另一次大胆的破坏性攻势。他们得力于截获的俄军无线电报;这一因素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帮了东线德军的忙。现由奥古斯特?冯?麦肯森(此人曾在东普鲁士担任军长职务)指挥的第9集团军,于11月初集结于托伦和波森之间,并于11月11日在来自东普鲁士的第8集团军部分兵力加强下,攻击向西里西亚进军的俄军翼侧。
这一行动几乎又获得另一次坦嫩贝格大捷,接着来个向后转,导致德方一个军陷入包围,同时打了一场史诗般的罗兹战役。到11月中旬,麦肯森的攻势至少向前挺进了50英里,并且利用了俄军第1集团军与第2集团军之间的间隙。但是尼古拉?古拉耶维奇大公行动果断,把第5集团军从南线调来,组成一支反击部队。包围者反被包围了。在罗兹的德军第25后备军进行了一场混乱而又可歌可泣的会战,最后于11月底突围,战俘和缴获的火炮均全部带出。到12月6日,随着俄军撤退并建立了一条新的巩固的防线,德军进入罗兹,大规模战斗宣告结束。
在波兰西南部和西北部的两次闪电行动,尽管屡遭挫折,或者按最好的说法,在战术上打成平局,但破坏了俄国拟定的西里西亚攻势,的确,实际上终战争之局消除了俄军对德国本土的威胁。
至此,从西线抽调的和新动员的部队开始源源不断地加强兴登堡的实力。到1914年底的严冬,东线局势平静。
这种使人感到冷酷无情、无可改变而且毫无意义的大起大落的局面,把流血的后果留给了这次大战以后的进程。奥匈帝国军队在加里西亚战役中丧失了大部分训练有素的军官,而这是唯一能够把多民族的军队凝聚在一起的粘合剂。俄军也损失惨重;他们的正规军官成百上千地倒在一堆堆的死尸之中。
康拉德起初部署了3个集团军对付塞尔维亚,其中包括第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