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伯鲁格(3 / 4)

利时、意大利、俄国,甚至日本的代表相聚一堂,共同讨论了未来的行动,并且原则上同意 1916年在意大利战线以及东欧、西欧战线同时发动进攻。

德国已经看到了接下来战事的更加艰难,故而,他急于寻找一个强大的盟友。

他不需要中国维持与他们之间的正常贸易,他只需要中国向沙俄发起进攻,打通中亚通道,决胜于美索不达米亚,从而使得东线与南线外围战场得到缓解。

只是,德国手中已经没有太多的筹码。

李安生答应了伯鲁格,或许中国可以不出兵,但是,可以挑动沙俄的内乱。

沙俄目前已经是油尽灯枯的格局,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

此时在东线,与血腥屠杀的阵地战不同,则是另一派景象。这里领土开阔,很难建立稳定的战线,相形之下,更具有运动战的特色。

曾经,欧洲大国对俄国这个庞然大物多少都怀有几分敬畏。俄国疆域之辽阔,兵员之丰富,在欧洲无与伦比。沙俄击败拿破仑的事迹,也依旧刻在所有欧洲将领的心头。德国人将沙俄军队尊称为“欧洲压路机”。这个压路机虽然在克里米亚、日俄战争中两次失手,但大家还是忍不住害怕它。

从数字上看,俄国军队的力量确实相当骇人。战争期间,俄国共动员了1300万军队,在全部参战国里名列榜首。

只是,战争进行到现在,沙俄的种种弊病暴露无遗。

伯鲁格并不清楚,其实沙俄已经没有多大的战争潜力,后勤系统效率低下得骇人听闻。一出国境,粮食补给就会马上出现危机。装备之坏,更超过后勤之恶劣。有些军团里,俄国士兵不得不三个人共用一条步枪。

一个俄国士兵对英国记者说:“我们除了胸膛外,一无所有。”哥萨克骑兵则已经堕落得跟土匪相差无几。指挥官的素质则和士兵装备一样低劣,似乎是在三个人合用一个脑子。第二军团里,参谋们没有地图,只有罗盘。这些手拿罗盘做参谋的优秀人士里,有一位不过是个巧克力糖厂的小职员。他之所以能做参谋,就是因为他会画漫画。就是这样的人,聚在一起,凑合着给军团做参谋。

虽然没有拉斯普京祸国殃民,但是,由于一场中俄战争给沙俄带来的摧残,沙俄早早的,在1916年初就已经支持不下去了。

所以,李安生所说的,在沙俄内部发动革命,扶持沙俄的革命党给沙俄致命一击,已经到了时候。

一战最大的改变,就是沙俄,这些都要拜李安生所赐。

一场中俄战争给沙俄带来的无尽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