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俄国革命(6 / 6)
从伏尔加河下游和北高加索才能取得粮食来挽救革命的危机,而察里津是沿着伏尔加河到那里去的必经之路。党中央根据列宁的提议,派高尔夫前往察里津工作,任命他为南俄粮务总监,并让他担任代表党中央负责南方战场的总指挥。
毕竟高尔夫很有能力,而且在军队中也有威望,派他前去是最为适合的。
高尔基也借着这次机会进一步扩张了契卡的力量,在掌握的地区发动肃反,大规模的清洗社会革命党人中的异己分子。
权力便是应该这么运用,在军队与政府中配置属于自己的势力。
高尔夫想要在列宁之后执掌全国大权,必须要另辟蹊径,不然的话,还真不是那些老资格的对手。
与此同时,欧战也随着俄国的退出战争出现了重大的变故。
德国用残暴手段劫掠和压迫乌克兰等地的人民,他们夺去了南高加索,还应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民族主义者之请,调派德、土军队进驻该地,在第比利斯和巴库肆意横行。
得到了这些战争资源后,德国又将军队大批的调往西线,接连获得了几个小型战役的胜利,协约国损失惨重。
协约国既要面对战争失利的惨痛,还要应对俄国革命的阴影,分心无术,陷入了危机之中。
“欧洲没有哪怕一个华工,这很不正常。”
《伦敦日报》上的一句话,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除了敦促美国参战,协约国一直在反复的请求中国加入到协约国之中来。
相比美国,中国或许突飞猛进的工业能力还远远无法与美国相比,但是中国有庞大的常备军,浩瀚的后备役,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
协约国需要中国尽快明确态度,将危害引到同盟国头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