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专属缪斯(2 / 3)
“你笔下那个‘变量’,她的艺术创作,是更偏向于对客观世界的摹写,还是主观情感的表达?这决定了她与‘观测者’互动的基础模式。”
这些问题往往能击中丁程鑫构思的模糊地带,促使他更深入地挖掘人物内核。
他们的交流,不再仅仅是恋人间的嘘寒问暖,更是一种智力上的深度碰撞和灵魂层面的彼此滋养。丁程鑫借此构建着他故事中坚实的世界观和人物逻辑;而马嘉祺,也仿佛通过丁程鑫的笔和提问,以一种全新的、充满人文浪漫的视角,重新审视着自己所研究的、冰冷而浩瀚的宇宙。
这个过程,也让他们对彼此有了更深的理解。丁程鑫看到了马嘉祺那份理性背后,对世界运行规律近乎虔诚的探索热情,以及他思维疆域的辽阔;马嘉祺则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丁程鑫那颗敏感心灵是如何将抽象的情感、复杂的人性,转化为具象而富有生命力的文字,那是一种他无法拥有却深深欣赏的、创造秩序的能力。
一次,丁程鑫将写好的第一章发给马嘉祺看,心里有些忐忑。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直接地将以他为灵感的作品呈现在他面前。
马嘉祺花了很长时间阅读,期间几乎没有发来任何消息。丁程鑫等得坐立不安,几乎要以为他是不是觉得写得不好,或者……不喜欢这种被“书写”的感觉。
终于,视频请求的提示音响起。丁程鑫几乎是秒接。
屏幕那头的马嘉祺,眼神有些复杂,像是还沉浸在故事的氛围里。他沉默地看着丁程鑫,看了很久,久到丁程鑫忍不住想开口询问。
“写得很好。”马嘉祺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他……不像我。”他指的是那个物理学家主角。
丁程鑫心里一紧。
“但,”马嘉祺顿了顿,眼底深处仿佛有星光亮起,“他拥有我希望拥有的,面对不可预测变量时的勇气,和……接纳混沌的智慧。”
丁程鑫愣住了,随即,一股巨大的暖流和成就感涌上心头。他明白了,马嘉祺看懂了他不仅仅是在描摹他,更是在书写一种理想化的、属于他们两个人的可能性——理性与感性最终不是对抗,而是在深刻的相互理解中,达成更高层次的和谐。
“你也是我的变量,马嘉祺。”丁程鑫轻声说,眼神温柔而坚定,“你让我的世界,不再只有感性的无序,也开始有了理性的坐标。”
马嘉祺的嘴角缓缓上扬,那是一个极其温柔、几乎称得上是从未有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