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武昌起义(3 / 6)

整个北方说不定都会陷入大乱,到时顽固于清廷者,必定要掂量掂量,有没有足够的实力,抵挡革命党人与李安生的联合。

“只是有一点要说在前头,我这个人喜欢将事情挑明了。我不希望革命党人在武汉争权夺利,在革命尚未成功的时候便自毁长城。到时领导革命的,必须是由我认同的人。黄先生,还有宋兄弟,都是可以的。至于其他人,则要看情况。”

李安生的意思很明显,最好是黄兴与宋教仁亲自执掌革命党大权,不然的话,将来两方起了什么龌龊,只怕刀兵相见也不一定。

黄兴知道李安生在顾虑什么,生怕这次的武昌起义再次的走入过去失败的怪圈,暴露出革命党人的种种缺陷与不足。

“我方才便说了,我等革命党人只在乎推翻满清,建立一个民选政府,至于由谁来当总统当元首,与我无关。要是大事可成,我便第一个推李大人做第一任总统,那又何妨?”

黄兴此话慷慨激昂,言辞恳切,满含诚意,让李安生颇为震惊。

事实上,除了宋教仁与吴禄贞等人,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后世如雷贯耳的人物能够让他心生敬意,这黄兴,是又一个。

他一点一点的破灭了对后世所谓的革命家们的美好印象,反而对程德全与锡良等这样的可敬之人愿意掏心挖肺,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现在,他终于感到,黄兴在革命党人以及新军之中威望颇高,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程德全大人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岂敢逾越。我看,两江大局由程德全大人掌控不是更好?程大人与徐绍桢相得,江苏与南京不会乱,还能弹压安徽与江西。还请黄先生收回言论,我并不敢当什么大总统,也要有德高望重之人出任才行。”

要是让程德全当大总统,他是举双手赞成的,只是,只怕没有革命党人的支持,还竞争不过袁世凯。

但是,有了他的支持,程德全未必争不过孙中山。

就怕武昌那边不买账,让宁汉之间闹了矛盾,反而给袁世凯可趁。

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早点赶黄兴与宋教仁到武昌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武汉起义在革命党人的策划下,本来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他们先组织各种革命团体,然后在各新军内发展组织,吸收干部,最后且制定起义时的军事部署,比起以前各次起义,算是最有安排了。

怎知起义是功成了,但却完全没有按照事前的计划进行,也就是说一切预定的计划还未开始就被清地方当局全部破获。

正因为这次破获,才使得辛亥革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